看到超市里的POS收银机或马路上的“电子眼”,你会想到什么?
POS机除了“结账精确、杜绝舞弊”外,它的用途还包括使经营者可以迅速、准确、详细地掌握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全部数据。
而“电子眼”,其全称是交通管理电子警察系统,能自动记录机动车闯红灯、逆向行驶、超速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
像POS机、“电子眼”在各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一样,记者近日在山东省青岛市采访发现,该市综合行政电子监察系统已在全市各相关部门和市、区两级政府普遍“上岗”。它和前两者相比,虽功能有所不同,但工作原理相近,均是把科技融入制度设计之中,形成“以机管人”的约束机制,从而避免暗箱操作行为的发生和人为因素的干扰,有效解决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问题。
把行政权力“赶进场、导上网、设闸口、布上岗”
青岛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何建平说,电子监察系统可以把行政权力“赶进场、导上网、设闸口、布上岗”,实现“资金在网络上运行、资源在市场上交易、制度在机器上落实、权力在监督中行使”,构筑起预防腐败的“防火墙”。
在青岛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监察室,工作人员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对全市的公积金运行情况进行网上监察。监察室主任曲光岩介绍说,这套电子监察系统主要是对全市目前累计收缴的368亿元住房公积金的收缴、贷款和提取业务进行监察。通过综合监察、资金拨付监察、服务时限监察、贷款业务监察、收缴和支付业务监察、贷款收缴业务配比监察、管理处监察、监察督办、监察基础数据设置9大模块,对资金和业务运行全程进行监测、风险监控、效能监察、异常报警和过程管理,来监控和防范资金风险。“重点把好资金‘出口关’,简单说就是预警纠错,资金一出现问题,系统就‘报警’。”
每一笔资金从何而来、流向何处、流量如何、流速怎样,电子监察系统一清二楚,并能够动态、实时、详尽地展现,其智能化的查询、分析和预警功能,可以帮助监管部门及时准确地发现和掌握异常情况,强化事前和事中监管力度……现代科技,让以往繁杂的监管方式变得简单、高效、安全,而就在几年前,这里曾发生过因管理不善导致1000多万元资金被违规使用的案件。电子监察系统开通以来,这类案件再也没有发生过。
目前,青岛市综合行政电子监察系统实现了对行政审批、公共资金、公共资源交易、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交易等17个分系统的无缝对接,形成了上下联动(市一级建成统一的综合行政电子监察平台,与各区县和市直部门建设的电子监察系统互联互通)、左右互通(电子监察系统与各业务系统互联互通、紧密结合)的青岛特色科技防腐网络,使权力运行“大小有边界、行使有依据、运行全公开、网上留痕迹、全程受监控”。 电子监察系统自“上岗”以来,共监控业务16万多件,自动发出预警纠错信号150多次,有效解决了个别部门审批行为不公正、程序不规范、超时办理等问题,群众满意率达98.6%。
制度+科技,“用无情的电脑管住有情的人脑”
“通过计算机语言把各项相关的政策、规定和制度嵌入到行政审批、管理、监督的网络流程中,形成由电脑自主执行的固定程序。”青岛市纪委常务副书记、监察局局长杨宏钧在介绍该市科技防腐工作经验时表示,“通俗讲就是用无情的电脑管住有情的人脑,把制度的监督与技术的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加大监督的渗透力和制约的张力,使监督更科学、更严密。”
有的人视制度为一纸空文,有的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人“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不执行”……如果出现不按制度执行的情形,电脑将会如何应对?
青岛市纪委监察局电子监察室负责人告诉记者,一种情况是电脑提示。比如,为有效地处理违反行政审批规定的行为,市纪委监察局依据《行政许可法》及相关的纪律规定,在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中梳理出25种情形作为违规情形,如果一个单位或工作人员出现这25种情形之一的,电脑将会自动发现,自动以黄牌、红牌的形式提示并自动记录、自动转发到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必须在系统规定的期限内解决并反馈情况。对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发出黄牌、红牌经查实的,市纪委监察局将分别给予不同的责任追究。这样,较好地解决了违反制度没人管的问题。
另一种情况是电脑自动预警。比如,在使用新增中央投资及促进经济增长的重点项目和政府投融资工程方面,市纪委监察局先后下发了相关的规定,并从项目立项和审批程序、项目招标、资金投入、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生产、审计和决算等重要环节设立电子监察节点。如果工作人员不按规定的程序来实施操作,由系统自动给相关人员发出预警信号,上一步程序将不能运转到下一步程序。这样对工作人员是一个制约,大大减少了人为操作的空间。
科技创新,为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服务
“无情的电脑”除了运用“电子眼”、“防火墙”等手段对行政审批、扩大内需项目等领域进行网上监控之外,其还能扮演“多面手”角色。例如,青岛市市南区运用科技手段开发了廉政评估预警管理系统,建立信息、监督、评估预警管理和数据统计分析等平台,做到“早教育”、“早监督”、“早提醒”。
其中,在信息管理平台上,根据党纪政纪条规,按对象划分,建立个人管理、单位管理、外部管理3个模块。个人管理对象是领导干部,须填报个人基本情况、廉洁自律、接受廉政教育和监督情况4个模块,共18项内容;单位管理对象是领导班子,须填写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洁从政、监督、反腐倡廉建设成效4个模块,共11项内容;外部管理模块收集信访、效能、审计等监督和民意调查的情况,共10项内容。
而动态监督管理平台,拥有完备的信息审核、查询功能。按照权限,领导干部可在线登录更新数据,确保信息采集及时准确。通过设置抄送批阅功能,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区纪委可随时调阅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廉政情况,增强监督实效。
更重要的是,该系统能自动对领导干部廉政状况进行分析评估,生成预警报告。领导干部也可通过预警报告,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
杨宏钧表示:“实践证明,制度加科技,是发挥制度建设在有效预防腐败中的基础性功能,防止制度走形,保证制度推行,提升防腐效能的一条有效途径。探索建立具有广域立体全程监督功能的科技防腐网络,可说是构建惩防体系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