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费孝通先生众多学术著述中,《社会调查自白》可谓“一个科学工作者对自己工作的自白”,作者以长达半个世纪的学术探索为标本,毫无保留地自我“解剖”给读者,凝结了自己对社会调查方法的深沉思考和智慧。费孝通从“我的一生是怎样从事社会调查的,以及这些调查是怎样影响我的思想的”讲起,系统介绍了社会调查、民族调查、农村调查、家庭调查、小城镇调查、知识分子和智力资源调查、社会学的重建和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和反思,给出了在理论和方法指导下开展社会调查的具体路径。
早在1936年,费孝通就鲜明提出,社会学的目的是认识中国社会、改造中国社会。但中国如此之大,如何在有限的学术生涯中,以学术方法透视解析近乎无穷之社会,是开展社会学研究必须要面对的巨大挑战。“解决这一矛盾唯一的途径就是脚踏实地做研究”,费孝通以最质朴的话语给出了最真挚的答案——从实求知。这是关于社会学研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深刻总结和重要学术贡献,更是费孝通倾注毕生心血孜孜以求、笃行不怠的“田野精神”。
“我把江村调查看作是我进入这个‘了解中国社会’的领域的开始”。江村,即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这里是费孝通躬耕探寻“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接榫之处”这一核心命题的起点。从1936年初访江村,费孝通先后26次调查访问江村,其中的24次调查访问都是在他71至92岁高龄之间进行的。行行重行行,费孝通一生行走在田野之中,他在江村追访研究中所秉承的始终扎根于社会生活实践、“到实地去”观察、体验和探究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已经成为调查研究的“江村范式”。近期,北京出版社重印《社会调查自白》,从这本“自白”出发,我每读一次,不仅收获更多思考,更能从中体悟费孝通“我的一生是怎样从事社会调查的,以及这些调查是怎样影响我的思想的”之深刻,感受到其中的调研理念、方法、路径,充溢着穿越时空的智识光芒和经典学术著作经久不息的生命力。
开展社会调查,向来是知易行难。当年费孝通感慨:“我们现在面临的世界比过去复杂得多,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越来越感到困难”。如今以开弦弓村为代表的江南大地,早已变了模样,经济发展、人口结构日趋多元化,社会关系演变更快速。在这样的背景下,又该怎样调查研究?作为一名巡察干部,笔者对这个问题答案的寻求,尤其显得迫切。
对村(社区)巡察与当年费孝通面对的以开弦弓村为样本的研究无疑有相通之处。比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全面深入精准地了解掌握一个村(社区)的真实现状;如何让群众认可,更主动参与到研究中来;如何从一个个村(社区)的主要矛盾中把握乡村发展、找到乡村发展的方向与路径,等等。
也正是费孝通的江村调查,启迪苏州对村(社区)巡察走出了一条新路。从2018年开始,我们将费孝通社会调查理念和研究方法融入到对村巡察工作中,探索开展“田野巡察”。通过在吴江先行先试,逐步拓展深化、推广完善,目前“田野巡察”模式日趋成熟,获得了社会广泛认可,群众的认可度、接受度持续提升。
今天,翻读费孝通《社会调查自白》,再次感受到其中的理论给养和方法指引,而这些无疑是我们工作中解决实践难题的“金钥匙”。不妨以苏州巡察实践为例,结合费孝通《社会调查自白》做一概括对比,以启迪更多的读者。
从实求知——以深入“田野”真正问政于野。“科学之道在于实事求是,科学结论不能靠主观臆想”。这是费孝通社会调查的思想原则和根本出发点,也是贯穿他一生的基本精神。费孝通认为,在实际社会调查中所“接触到的客观事物、现象都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各有其不同的内在联系,有着千变万化的发展过程,有不同的类型”,因此必须“到现场去亲自观察,理论联系实际”,既要从实践中去观察真实,尽可能地贴近调查对象,更要从实践中检验证实,尽可能地接近认识本真。同样,巡察工作要经得起历史和群众检验,也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这一原则,从“田野”中来,到“田野”中去。沉得下去,深入田间、问政于野,通过贴近式的身临其境、置身其中,融入老百姓生活,观察发现问题。也要跳得出来,透过具体问题来把握村(社区)整体情况和真实面貌,提出意见建议,在一次次的重访观效中,深入求证、关联延伸,这样才能实现“认识在逐渐深化,使之更接近客观实际”。
将心比心——从巡察“田野”通往群众“心野”。费孝通提出,社会学研究要从“社会生态”向“社会心态”拓展,研究那些“隐藏的我”“说不清楚的我”和“讲不出来的我”,这是最难调查和研究的部分。对此,费孝通提出了一个极具启发性的研究理念:将心比心。巡察工作中也常常遇到“隐身的群众”“隐秘的角落”,有些是群众不愿意讲,有些是群众不知道怎么讲清楚,等等,这种信息差是体察实情的难点所在。费孝通认为,把握“群众心理”,才能把准“群众心态”。以此为指南,将费孝通这一理念,移植融入到巡察中,首先“向心而行”,拉近与群众的物理距离,搭建群众反映问题新渠道,以“田间会”“板凳夜话”等形式与群众面对面谈心对话。再者是“以心换心”,拉近与群众的情感距离,把群众反映强烈、关注度高的问题,以立竿见影的效果让群众认可。最重要的是“心心相印”,拉平与群众的认知距离,用“群言群语”代替“巡言巡语”,从家长里短中熟悉村情民意,从百姓关注的集体增收账、村民生活账、村官作风账中了解百姓所盼所感,让工作更鲜活、更接地气,巡察工作也更具“泥土味”“真情味”。
类型比较——集一隅“田野”汇成全景“视野”。一般来说,具体的社会调查所收集的往往是局部情况资料,“江村调查”也不例外。针对“怎样答复一个一个小村子的调查能加成一幅中国社会的整体面貌”这一问题,费孝通在书中介绍了“类型比较法”,即通过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个案进行调查,然后对它们进行比较,进而归纳出共性认识。从对一个个“田野”的深描中,站在更高维度勾勒“乡土中国”,为推动中国农村发展、富村富民提供参考。基于此,苏州建立村情民意调查数据库,集成分析运用巡察“大数据”,科学地进行类比,发现其中隐含的关联关系,从个案、类案中发现普遍性、深层次问题,推动调查数据实现从微观到宏观、从主观到客观、从概括到精准,从而为乡村治理、政策制定等提供更加科学有力的支撑,实现一隅“田野”探索,最终汇成共同富裕、美美与共的全景式宏阔“视野”。
再次品读费孝通著作,在思绪中追寻“行者”脚步,更觉其学术思想之无垠深广,其“田野精神”和研学之道如光如炬,指引调查研究方式方法的前进与升华。“我这一辈子做了不少事,应当把我的好经验、好传统传授给下一辈,其中最主要的也是希望能继续做下去的就是认识中国社会,为中国尽一点力。”
作为费孝通故乡的苏州,从“田野调查”到“田野巡察”,沿袭了隐藏在心灵深处的血脉基因,费孝通的调查研究精神依旧一如江水泱泱,涓流不息。这种传承继替,会催动“江村”生生不息抵达更美好的明天。(王友良)